9月2日,国际黑土碳与土地可持续管理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首届指导委员会会议在沈阳大学举行。该研究中心由《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和沈阳大学联合共建,是《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与中国高校唯一设立的集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转移、人才培养与能力建设为一体的开放共享的国际研究机构。研究中心将围绕黑土地保护、黑土地与荒漠化土地过渡区域协同治理、土壤健康与恢复三大核心目标开展研究和实践工作。

会上,沈阳大学校长赵彦志、《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科技创新处处长Johns Muleso Kharika、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荒漠化防治司领导、沈阳市副市长刘克斌先后致辞,对研究中心发展寄予殷切期望。
沈阳大学党委书记曲向军和Johns Muleso Kharika共同为中心揭牌。Johns Muleso Kharika为中心主席赵彦志、联合主席韩贵清颁发聘书。

揭牌仪式后,研究中心主席韩贵清教授和沈阳农业大学汪景宽教授分别作了《加强黑土保护,培育黑土碳库,筑牢全球食物健康基石》和《东北黑土地与耕地固碳潜力》主旨报告。中心首届指导委员会会议上,学校相关负责人汇报了中心五年发展规划。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天来、朱教君等专家围绕发展规划进行了深入研讨,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研究中心作为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新型独特科研平台,不仅助力沈阳大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更将凝聚国内外优势资源,服务于全球黑土保护、土壤碳库监测与碳价值评估,积极回应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与气候变化等重大国际关切,积极推动世界黑土保护与碳管理研究走向更高水平。中心成立标志着学校国际合作开启崭新篇章。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荒漠化防治司、辽宁省科学技术厅、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沈阳市人民政府等有关领导出席本次会议。来自英国皇家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青岛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黑龙江省黑土保护利用研究院、国际黑土研究院等12家合作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沈阳大学领导与师生代表2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