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5年度项目评审结果。沈阳大学环境学院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腐殖酸介导的厌氧氨氧化细菌胞外电子传递机制及氮代谢机理研究”。项目由沈阳大学环境学院苑春莉副教授担任负责人。这是苑春莉副教授继2020年度获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后,首次获得国家基金项目资助。
针对湿地可有效削减水体中氨氮含量,厌氧氨氧化是其核心脱氮途径。本项目提出了以腐殖酸为胞外电子受体的新型厌氧氨氧化脱氮机制。运用电化学法和色谱法分析腐殖酸和反应体系的电化学特征,阐明腐殖酸介导的胞外电子传递机制;采用酶联免疫、宏转录组学、代谢组学及同位素示踪技术,揭示胞内脱氮酶活性、脱氮基因表达特征和氮原子迁移路径,阐明腐殖酸介导的胞内氮代谢分子机理;运用多尺度光谱技术表征湿地腐殖酸结构,揭示腐殖酸分子构型与厌氧氨氧化脱氮效能的构效关联机制。研究成果将完善湿地腐殖酸驱动氮循环的理论体系,为湿地脱氮调控及温室气体减排提供科学依据。
苑春莉简介:
苑春莉,副教授,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污水处理与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先后主持国自然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辽宁省博士启动基金、辽宁省自然基金指导计划项目、青年科技工作者国际和港澳台学术交流资助项目。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论文29篇。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2022)、沈阳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2022)、沈阳市拔尖人才(2021)。作为指导教师分别参加第三届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理念与技术创新创业竞赛和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获得省级二等奖和校级三等奖。
电子邮箱:chunlihappygirl@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