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环境学院有一间充满温暖与力量的517寝室,住着三位为梦想奋力拼搏的本科生 —— 张云、袁琳、咸宛霖,以及一位已经成功上岸的研究生学姐周芷依。她们在逐梦研途的道路上携手并肩,最终全员上岸,成为了令人钦佩的榜样。
细心自律的张云,用“便利贴法”规划每天学习任务,完成一项就划掉一项。在她的带动下,其他两位室友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她们还分享了“印章法”,在完成的笔记里印上一个“秒了”的表情,每当完成一项任务时就给自己一个鼓励。袁琳在英语上总是能提出独特解题思路,常常能让大家眼前一亮,也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帮助大家共同提升。咸宛霖则像是寝室里的“小太阳”,总是鼓励大家:“我们都会上岸的!”在她的感染下,原本觉得枯燥的备考生活,也变得充满乐趣。研究生学姐周芷依为了方便她们考研,配合她们的日常作息,还在政治和英语这两个学科中给她们提供了很多的帮助,为她们的征程保驾护航。
考研的道路上难免会有焦虑和低落,而她们始终是彼此最坚实的后盾。她们会组团外出放松自己,“每周我们会挑个时间出去吃饭放松一下,或者在学校操场跑跑步,散散心......”张云回忆道:“临近考研那会儿是我的生日,自己都忘了,大家都贴心地准备了生日礼物,我感动了很久!”生活中,她们更是相互关心、相互照顾。谁生病了,另外两人会主动帮忙买药、带饭;谁遇到了感情问题,寝室就成了“谈心室",大家一起出谋划策,共同面对。在节日里,她们会一起布置寝室,买些小零食,围坐在一起聊天、分享快乐,让这个小小的空间充满了家的温暖。
进入考研的冲刺阶段,寝室里的学习节奏悄然加速,三位女孩默契地将图书馆研修室变成了"备考战场"。她们制定了严格的模拟考试计划,从最初两周一次的试水,逐渐调整为每周一次的"实战演练",甚至会按照正式考试时间精准到分钟,连涂答题卡的步骤都严格模拟考场流程。正是这些严谨的模拟训练,让她们在真正走进考场时,少了份慌张,多了份"我们早已演练过无数次"的从容。查到成绩后,发现全员上岸时,袁琳开心地说:“真的让咸宛霖说中了,我们真的全员上岸了!”最终,咸宛霖被沈阳大学录取,张云成功考入暨南大学,袁琳也收到了东北林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517寝室的故事,是梦想的力量,是友谊的温暖,更是拼搏的见证。她们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携手共进、永不放弃,也为所有怀揣梦想的人照亮了前行的道路。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她们会带着这份珍贵的情谊和拼搏精神,在新的征程上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





